遠程做手術的機器人、無創抗癌的“隱形刀”、“看透人體”的AI影像.....3月13日,2025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醫學裝備展覽會在悅來國際會展城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科技賦能 產業創新”為主題,吸引了8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設置了34大專業展區,涵蓋醫學影像、放射治療、外科裝備等前沿領域,展示了萬余件醫療裝備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及新方法,現場尖端技術目不暇接。
AI讓“看透人體”更精準,醫學影像展區
踏入醫學影像展區,仿佛進入未來醫療的“數據中樞”。作為高端腫瘤治療領域的引領者,中核安科銳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放療尖端產品全新AI放療機器人Cyberknife S7。
據工程師介紹該款儀器具有實時人工智能驅動的運動跟蹤和同步治療優勢,適用于治療全身各個部位的惡性腫瘤或良性腫瘤以及神經系統疾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對腫瘤的照射劑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輻射劑量,從而降低對身體的傷害。
作為深耕醫用氣體裝備及系統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新華醫療攜帶一系列最新創新成果重磅亮相,涵蓋核心產品家用制氧機、一體式制氧機、醫用氣體監控系統、一體式醫療設備帶以及信息化病房呼叫系統等多元化產品組合,為醫院提供安全穩定、智慧高效的醫用氣體裝備及系統解決方案,推動醫療服務邁向新高度。
聯影依托全鏈自研核心技術,攜數智化賦能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全生命周期創新成果隆重亮相,共筑健康新生態。
此外,東軟醫療、GE、西門子等國際巨頭也帶來了新一代AI影像后處理系統,為參展觀眾展示了智慧醫療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
手術機器人“神仙打架”,人工智能展區
隨著AI的爆火,“AI+機器人”“AI+醫療”等話題熱度持續攀升。機器人手術在醫療中的廣泛應用,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在國際巨頭直觀復星展區,專業技術人員向觀眾演示了由達芬奇機器人輔助的“微創手術”。只見醫生坐在控制臺前,雙手通過兩個主控制器遙控機械臂,通過屏幕能精準地看到“患者”體腔內三維立體超清影像,甚至極細小的血管也能一目了然。
與此同時,手術器械模擬人手腕的靈活操作,濾除不必要的顫動,超越了人手的精確度,展現微創手術的極致精準。悅兒了解到,這一手術系統得到了臨床的廣泛認可。
瑞龍外科帶來的“海山一?分體式腔鏡機器人”也是吸睛無數,這款國內首款分體式設計的產品,填補多項國內空白,機械臂可獨立布局,打破傳統一體式機器人的空間限制,適合醫院緊湊的手術室空間,僅需35平方米即可部署,現場模擬手術演示讓觀眾直呼“黑科技”。
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帶來的圖邁?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也憑借更靈活、更精準、更穩定的操作,獲得業內人士廣泛關注。
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關鍵核心部件展區
當下,醫養結合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高頻熱詞,如何讓醫療創新成果助力康養康復?在展會現場或許能找到答案。
來自兩江新區展臺的Keeogo(啟而走)外骨骼機器人人氣火爆。工程師介紹,佩戴該智能裝備可以輔助下肢運動功能障礙人士,完成直立行走、跑動、上下樓梯等動作。行動時,裝在膝蓋部位的馬達會提供動力,并通過動力模塊協同,提供更加精準、舒適的運動支持,主要用于醫院為腦中風等疾病患者,提供專業康復服務。
山東澤普醫療的AI康復機器人也不甘示弱。展廳內,一臺康復機器人正在跑步機上“漫步”,步伐穩定而有節奏,這是澤普醫療自主研發的智能步態訓練與評估康復機器人。它能提供輔助力帶動患者腿部運動,模擬人體真實行走時的重心變化,幫助患者喚醒肌肉記憶,恢復正常行走功能。“這款康復機器人運用了全球領先的鏡像步態學習及力觸覺反饋動作捕捉技術,能夠實現五軸聯動完全同步。”工作人員介紹。
來自河南翔宇醫療帶來的“智能輔助行走機器人”“智能紅外光灸機器人”等明星產品吸引觀眾紛紛體驗。“這款紅外光灸機器人搭載了智能識別技術,使用機械臂與患者皮膚進行自動貼合,為患者提供自動化、標準化的康復治療。”展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公司研發的康復機器人系列產品已運用于國內近百家醫院,為神經康復、睡眠康復、精神衛生等領域,提供全新的治療康復方案。
除了展會上的硬核展品,大會還圍繞行業發展應用重點方向,邀請相關政府部門、醫療機構、研發生產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資機構、國際組織、使領館等,舉辦上百場次活動,展會將持續至3月16日,對醫療健康領域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們可以到現場了解更多前沿技術哦。
掃碼預約觀展